当前位置: 首页 >> 量新风采

张善华——量新,我大学梦开始的地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6-23 [来源]:校友风采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

张善华:中国计量学院04级毕业生,

现于上海光机所工作。

【人生感悟】

人生都是由许多不幸和幸运组成的,有些人在品尝失去的痛苦,有些人在感受得到的幸福。当命运注定要将一个人和一所学校绑在一起的时候,那他就没法找到理由不去爱它。

在人生的道路上时时刻刻都会有明确的方向,来到量新是梦开始的地方,而梦一旦开始,便没有终点……

【采访剪辑】

问:学长,母校今年建校35周年,你还能回忆起当时刚进学校的心情和吗?

答:虽然高考完的那个暑假跟还在念研究生的姐姐在广州适应了一段时间,体验了千里之外大城市的生活,但是当自己刚来到杭州,真正意识到要一个人开始学习生活的时候,还是有段时间的不适。刚踏进校门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教学楼是新盖的,当时图书馆和研究生宿舍楼等还没有正在动工,小树是新栽的,土还是新翻的,天气特别炎热,一点树荫都没有。

问:刚进母校时,你是怎么确定你之后要走的方向,又是如何做出规划的呢?

答: 高考成绩出来后,由于没到一志愿学校,当时一直犹豫要不要上这个学校,几乎就没来了,受在念研究生的姐姐影响,最后还是来了,没进校门就立志要考研了,所以算是方向明确,没有很迷茫。

问: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那个时候给你印象深刻的事?

答:我只喜欢活在当下,做当前要做的事,考虑明天的事,不活在过去。

问:学长的豁达让我们很佩服,你能有现在的成绩,想必和在母校的许多经历分不开,那么在此过程中,也一定有自己的良师益友,能不能告诉我们他们的名字,顺便再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呢?

答:在校的两个阶段,7年的时间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造就了今天的我,无论是刚进校门时的04光信2,还是随之而来的04试点3,04试点1和2,以及后来一起上课的04光信1,研究生时的师兄、师姐、08研3以及同级的、不同级的其他同学等,伴我度过了7年时光。在此过程中我结交了郑建钰、聂俊、张峰、张海艇、张洪武等好友以及我们后来称之为“饭团”的兄弟姐妹们,有了他们,我的大学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深受益于导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他作为老师,严谨治学,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平易近人,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田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最后田老师还帮我推荐了现在的工作,对此我一直铭记于心。

问:都知道学校和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时期,很多人都有过迷茫,你有过类似的迷茫吗?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对待这种问题的呢?

答:也许是我的幸运,也许是我的不幸,从本科到研究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生活就这样从学生到半社会、再到社会的过程衔接得比较好,所以过渡很自然。

问:我们想知道你在求职、考研过程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能给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吗?

答:求职之路是艰辛的,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经受得住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考验。我记得跟张洪武同学来上海参加面试,我们坐了最慢的火车,住了最便宜的求职公寓(是很多人群居的那种),体验到了上海底层社会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奋斗的决心。

问:量新学院拥有特色的2+2人才培养模式,你觉得这个培养方式对你的影响有哪些?你赞成这种方式吗?我们很想听听你对学院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你对母校又有什么祝福呢?能否留下你的寄语给现在及未来的学弟学妹们?

答:如果当初没有这样一个模式,我的大学就从其他地方开始了。量新学院是我大学梦开始的地方,我希望它能越办越好,我不太了解现在是怎样一个选拔的模式,不过我觉得还是在整个校园海选的效果会好,不应该有人进校就直接进量新的。希望中国计量学院能早日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的话:计量的过去属于我们,计量的现在和未来属于你们,希望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附:采访后记】

张善华学长由于有点私事比较忙,所以没法接受我们的采访,故我们采用了邮件采访的方式,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学长给我诚恳地回了一封邮件,虽然少了简历及照片,读完邮件,让我内心本就不平静的内心,更加泛起层层涟漪,现附上邮件内容见下:

王佳同学:

你好!作为你的学长,我本应该积极配合你完成工作,让你早日摆脱这个烦恼的,对此我很表歉意。

今年来一直不太顺,近来尤甚,工作和家庭的烦扰不断,还经历了亲人的病危与离世。最初接到你的电话是在得知祖母病重,家里催促之后急忙赶往火车站的地铁上,去也匆匆,本已见好,来也匆匆,加班工作;第二次祖母就去世了,奔丧几日;本来最近要放假几天,现在又是加班,今天还突然接到通知周五要年中考核。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今赶忙写了几句,希望对你有用。

(采写人: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