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量新风采

夏大岁——铺垫=成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6-18 [来源]:校友风采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

夏大岁:量新学院06试点2班毕业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获得过包括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

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获二等奖;

2009年9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省二等奖;

现就职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欧洲区域销售经理。

【人生感悟】

把自己的优势转化为成功的铺垫,四年的努力,并非一日之寒。

【采访剪辑】

问:刚进大学时,每个人都怀着憧憬和抱负,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全面系统的规划,所以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很迷茫。对待这个问题,学长你怎么看?

答:在迷茫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帮你指路,给你方向,那就会有目标和动力,辅导员李莲萍老师就是指导我方向的那个人。当时学习工科数学分析对于我来讲很难,后来辅导员找到我,告诉我只要想学肯定没问题。之后我就很勤奋学习,所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工数考了95分,其他成绩也比较好,当时是我们学院第一名。也是因为这个成绩,让我有一种一战成名的感觉,再加上我名字也比较特别,所以都被大家记住了。我其实是在大二下对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规划,进大学时我有一些比较模糊的想法,没有明确说是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到大二下就明确了想要直接就业的想法,后续就是为自己就业做准备。在大家都为考研打好数学英语基础的时候,我会去参加一些校外活动或者竞赛,比如电子竞赛、机械竞赛。

问: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和对你影响最深的人?

答: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出国实习的经历。这是国际交流处和我们学院一起做的项目,各个高校都可以申请,我当时毫不犹豫就申请了,学院方面也是很支持的。这个项目安排的时间是在大三暑假,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延期到了9月份,也就是大四上半学期,所以我基本整个学期都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德国的一所学校里度过,令我感触很深的是他们跟我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文化差异比较大,但德国人他们追求的严谨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比如他们每个家庭厨房里有一个小秤。我还记得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位教授让我帮他重装系统,待我装完之后他开电脑的同时就拿出手表开始计时,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这次开机用了15秒,之前开机都是90秒,你让电脑快了75秒,这就是你的成绩。我非常佩服他们的精神,他们能够量化到很细的单位,如果是在国内,我们都说快多了,但是德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做事情都是做到差不多就好。在学校里面做个试验差一点是没关系,但是在企业里面就不行,因为你一旦差一点,你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的。所以出国交流这个经历对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问:学长你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进入社会的经历和你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答:从德国实习回来,我就向我现在的公司投了简历,因为我还去过香港实习,前面铺垫的比较好,所以入职还算顺利。虽然我们学校在国内不能算一流,但是学校一直在努力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平台,这些机会都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的,比如一些讲座、培训、比赛,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眼界,不要局限于学校或者学院,要去努力获取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和资讯。大学期间的积累对之后社会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实在我迷茫的时候,第一,我会选择多去接触一些课外的东西,无论是活动还是书籍,我记得我当时看的一本书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我还是很推荐的。第二,我会去找上届的学长学姐,虽然他们的话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他们比我们早一步,无论经历怎么样,都是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来学习的。第三就是要好好利用学院的资源,包括导师以及各种各样的机会,都要去正确地把握和利用。

问:量新拥有特色的2+2人才培养模式,你觉得这个培养方式对你的影响有哪些?你赞成这种方式吗?我们很想听听你对学院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答:会选择量新是因为我对专业比较迷茫,我并不想听从旁人的评价,所以才选择进量新,因为它有一年的缓冲期,对于我到底想选什么专业能够给我足够的时间思考。前面多学点虽然会比较累,但是了解多一点你才能更好地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研究、多学习。

对学院的建议的话,我希望学院能够更多地去给学生找一些机会和资源,比如说跟兄弟院校的交流,或者说可以接触到企业的机会,还有出国之类的讯息,帮助更多的学生提供更直接的资源。其实学院做得很好的一点在于它把学校内部的资源已经很好利用起来了,但是我觉得可以适当拓宽校外的交流平台。

(采写人:王佳)